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拥有自己的课程

发布时间:2016-06-2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拥有自己的课程
孙双金
2014年的圣诞节。
我们南京市所有在职语文特级教师相聚南化四小,开展了一次“金陵特级话语文”沙龙活动。其中一场专题为“课程,再向前走一步。”特级们就课程发表了各自的理解,阐述了个性化的课程实践观。我作为参与者,有一个鲜明的感受:老师们对课程的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关注点在“就教材教教材上”。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虽然他这里对“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清楚的,即功课及其进程。西方对课程有“跑道”一说,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成长跑道。
说到课程,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民国时代。遥想当年朱自清、叶圣陶在中小学当老师,他们好像不是就一本语文书教语文。他们常常是自己编写教学大纲,撰写教学讲义,甚至亲自编制教材。前两年,由叶圣陶、丰子恺等编写的民国小学教材不是风靡一时吗?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不仅能教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还能建构自己的教师课程。所谓教师课程,就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文化底蕴、个人爱好、研究专长而研制出来的独特的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课程。
为了说得明白一点,我举两个例子。
其一为我的“李白课程”。前几年,我上了一组李白课。第一课为“李白是仙”,第二课为“李白是人”,第三课为“李白是侠”,其实还可以上“李白是道”,“李白是书生”……
“李白是仙”我是怎么设计的呢?首先我用杜甫《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导入。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及有关史料,编创李白斗酒创作诗歌赞美杨贵妃的故事,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拉开了“李白是仙”的序幕。接下去我让学生对比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在比较中领略李太白的奇妙想象和神来之笔。为了突显太白的仙风仙气,又补充了苏东坡的《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如果到此还不能充分感受太白诗仙神韵的话,我又补充了他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重点感受太白的极度夸张;补充《夜宿山寺》,重点品味太白的浪漫想象。课的结尾,我用故事来前后呼应,讲了李白在酒楼醉酒即兴应答湖州司马的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栗如来是后生。”太白为什么被人称作诗仙?那是因为,太白的诗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从心中流淌出来,是即兴即情喷涌出来的。这就是诗仙最大的才情!
对诗仙李白,仅仅靠以上几节课还远远不够。去年开始,我又在陆续研制“李白与月亮”,“李白与美酒”,“李白与名山”,“李白与大川”,“李白与朋友”,“李白与送别”等系列课程。我想通过“李白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走近李白、欣赏李白、崇拜李白。鲁迅先生曾说过: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是令人悲哀的,一个出了伟人而不知道崇拜伟人的民族更令人悲哀。我们中华民族出了李太白这样伟大的诗仙,我们语文老师怎么能不让孩子亲近他、崇拜他呢?
其二为我校吴静老师的“哈利·波特课程”。《哈利·波特》是孩子们喜爱的课外书,如何把它做成课程呢?吴老师做了创造性的设计,她分专题设计系列课程:第一课,感受丛书的想象力,指导学生通过变化、替换、夸张、组合等方式来想象;第二课,走近哈利真人,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参与的事件等,感受他的非凡;第三课,再次走近哈利,感受他的平凡,就如同我们普通孩子一般;第四课,感受书中人物的魅力,如纳威·隆巴顿等;第五课,推荐古今中外的系列魔幻小说,如《西游记》、《小女巫》等;第六课,感受作家罗琳的创作手法、自己来创作小说……一组哈利·波特课程下来,孩子们热评如潮,有的孩子看到吴老师干脆就喊“哈利·波特”了。
这就是教师课程的魅力!
如果说课程是跑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学生成长的金光大道,那教师课程不也是一条洒满阳光的魅力跑道吗?
教师课程并不难。只要你想拥有,你一定能拥有。
我坚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