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

发布时间:2016-06-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内容结构表
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式与方程
●探索规律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坐标
●图形与证明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不确定现象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可能性
●统计
●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实践活动 ●综合应用 ●课题学习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 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 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 见例1]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和例3]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参见例4]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1】
  【1】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 ,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关于除法: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5]
  (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参见例6]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7]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参见例8]
  (二)案例
  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 、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2 1 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 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
  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说明 如将报纸的一个版面折成若干等份,通过其中一份的字数来估计整个版面的字数。
  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
  说明 如学号、班级号、鞋号、体重、身高等。
  例5 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 去公园玩,带800元钱够不够?
  例6 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 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例7 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 数、走路的步数。
  例8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图形或数字,并说明理由: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 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 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2]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参见例3]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 积 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参见例4]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参见例5]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空间与图形
  (二)案例
  例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
  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例2 1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 到南京的铁路长约  1000 。
  例3 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片树叶)的周长。
  例4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作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例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 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 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一)具体目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 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 的图表。
  (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 记录在统计表中。[参见例1]
  (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参见例2]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参见例3]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参见例4]
  (二) 案例
  例1 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2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确定的?
  (1) 下周三本地下雨; (2)明天有人走路。
  例3 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 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
  例4 用"一定" "经常" "偶尔" "不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 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一)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案例
例 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 。
  说明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
  ①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 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
  ②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
  ③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 费用等;
  ④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收 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一年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