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中小学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综述
一、善干探究的态度
首先,教会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开展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学会探究的方法,逐渐形成不怕失败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和探究习惯。其次,鼓励学生有策略地去研究和探索,利用速写本、日记本或者其他适合的方法,记录并展示研究成果。教会学生敢于对自己的作品反思、质疑,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能正确评估并加以改进,利用有创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学会反思。其次,帮助学生对自己学校或社区的美化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其树立服务社区和社会的意识。认识各种媒材和工具对当代美术、工艺和设计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利用各种媒材和工具创造各种样式的艺术作品,并展示自己的成果。学会收集、选择图像和组成新的信息,并研究如何分析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念。让学生在观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演变的过程中,感受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宣扬,形成尊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美术文化,拓宽国际视野与文化理解的价值观。让学生在了解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在利用学校资源、上海美术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尊重、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与遗产的意识。
二、美术学科育人的主要举措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氛围的创设以及课外美术活动等都应将育人有机融入。
1.在三维目标中体现育人价值
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审美能力与良好品德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的真正内涵。第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中体现育人价值。知识与技能是美术学科最核心的学习内容。由于美术学科知识所涉及的面很广,而中小学美术教育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因此只能选取其中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在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呈现出来。由于中小学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素养,提高其美术方面的审美能力,因此,中小学美术课的技能学习,也是以学习最基本、最基础的技能为主。第二,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中体现育人价值。过程与方法是指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艺术学习经历,并通过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将学科能力转化为通用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学习,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因此,每一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维度设计,教师都应从育人价值的角度进行。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中体现育人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获得美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审美品位与审美情趣。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珍视我国优秀民族美术,以开放的心态来接触、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与他人分享,提高其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美术作品美化生活与环境,使学生养成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品质。
2.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内涵
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设计、欣赏等五大类。教师应挖掘不同美术门类的不同育人内涵。如在绘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想象、有主题的创意表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初步的想象、创造能力;在雕塑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添加、切挖、捏塑以及空间的想象,学会变通和创造,培养其敢于尝试、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空间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在工艺教学中,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尝试、制作以及对民间工艺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激发其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设计教学中,通过有目的的构思、策划及制作,美化生活与环境,让学生体会设计的成就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赏、分析、鉴别、评价,感受不同地域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尊重世界美术文化的多样性,提升其人文精神。
3.让教学组织形式为育人服务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影响着学科育人的实施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身心特征,合理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形成合作、互动、探究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教学组织形式为育人服务。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发现、体验与感悟、构思与策划、想象与创造等美术活动,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发散性思维,灵活、主动地用所学的艺术规律和创意来美化生活环境,并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第二,在个体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写生观察、主题创作、综合材料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主思考,让学生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美术活动中,敢于尝试,不怕失败,逐渐形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使其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第三,在小组学习中养成探究品质。在对美术造型元素与组织原理的运用中,在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中,在对美术学科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探索中;在对美术学科技能的灵活运用中,在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中,教师都要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质疑和思考,养成探究的习惯与品质。第四,在校内外美术活动中渗透育人内涵。教师要在参与学校及校外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在参观美术场馆以及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外出写生和和考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转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