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请把鱼放入水中(三年级语文组)

发布时间:2016-12-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诗句说:“鸟儿把鱼举到空中,以为是一种善举。”鸟儿愚蠢的“善举”则正害了鱼儿。当今的一些语文课凭虚御空,硬把语文教学这条“鱼”“举到空中”,使其脱离了赖以生存的活命之“水”——语文的根基和原点,从而失去了“立言”与“立人”的生态功能,成为另类缘木求鱼式的“反科学”、“反生命”之举。
  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汉语的语境(特点)、人类的文化传统、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精神生命之中——这些都是语文的根基和原点,都是语文赖以生存的活命之“水”。
  一、把语文放入汉语的语境中。
  
薛法根老师教学《卧薪尝胆》,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奴仆”二字的:
  “‘奴仆’见过吗?”
  学生说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当官的下人、皇宫里的太监是奴仆。
  “我家隔壁的人家就有奴仆,那个女的天天给那家人家做事。”一个学生的回答引来了笑声。
  “那个女的到底是不是奴仆呢?”教师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一副温顺的样子。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讲解,“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你看到过隔壁的男人打骂过那个女人吗?”教师问刚才的那位同学。
  “没有。他们对那个女人挺好的。”学生们笑了起来。
  教师适时引导:“在我们新中国,人与人是平等的,所以没有‘奴’”。
  “还有‘仆’吗?”一个学生插问。
  教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仆”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解说。
  薛老师这样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来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奴仆”二字,相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使他们终生难忘。而在随后的教学中,他更是紧紧地依靠课文的内容,紧紧地依托课文的语境,极为巧妙地分三步引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第一步,让学生从课文中“晚上,就睡在柴草上”理解了“卧薪”;从“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理解了“尝胆”。并合起来理解了“卧薪尝胆”的字面意思;
  第二步,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这样学生理解了“卧薪尝胆”中所包含的“发奋图强”的意思;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理解了“卧薪尝胆”中所包含的“坚持不懈”的意思。
  第三步,让学生合起来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并结合现实生活讨论“现在还需不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以拓展词义。
  本色的语文课,必然要发挥文本语言的魅力。成功的教学细节无一不是由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波澜。而我们在关注文字的时候,必然要把握母语独特的魅力和存在方式:如,“丰厚悠久”——基本词汇几千年没有变化;“象形表意”——具有诉诸直觉的灵性;“模糊多义”——具有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再如“词类活用”、“四声平仄”等,这些形成了我们运用现代汉语的独特的宏观语境,同时,也正是这样的宏观语境也才有了“中国式”的朗读、吟诵、背诵、评点、批注等教学方法。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文是美的,它潜伏在言语的深处,浑身带着汉语悠久的气息和血脉。语文教学应把握汉语特殊的表现规律,回到文本,回到文本的文字,利用联想、想象、思维、直觉等心理力量,让学生触摸言语本身的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注意辨析语言的“表示义”、“指示义”和“暗含义”,把握言语表现的“精、气、神”,从而进入文本的情境场,进入汉语的语境之中。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知人论世。将课文的语言置于汉语的语境中,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意味和语意张力,这种特殊意味和语意张力能使学生更加深刻、更加真切地感悟到语言的内涵和意味。
  当然,紧贴汉语语境理解文意,除了上面根据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补充、解释和对比等关系来进行理解之外,还有根据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理解、移情体验理解、切己体察理解、质疑问难理解、创设情境理解、迁移运用理解、拓展资源理解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拓展学生感悟的背景,加深学生感悟的程度,丰富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感悟的通道,从而使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二、把语文放入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有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在读懂寓意后安排了这样的教学:
  “这则寓言在历史上曾经阻止过一场战争呢!你们想知道吗?”
  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那我们一起回到2000多前的战国时期。”教师利用课件辅以说明,“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群雄割据,战乱纷纷,几个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秦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它侵略并且吞并了许多弱小的国家。而剩下的几个国家,还常常发生摩擦。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燕王得知后很担心,就派苏代去劝阻赵王不要出兵,苏代就带着使命来到了赵王的宫殿。那时候,如果苏代说:‘赵王,请你不要攻打我们燕国’,这样行吗?赵王会听他的吗?”
  学生齐答:“不会。”
  “对,赵王不会听他的。苏代很有智慧,他就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故事最有用吗?就是这则鹬蚌相争的寓言呀!”
  学生十分惊讶。待教师提出“现在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赵王宫殿,想想苏代会怎么讲这个故事呢?而赵王、大臣们听了苏代的话后,又会说什么呢”的要求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表演起来。
  听了这节课,我想到了于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教语文,要站在文化平台上。”这位老师就是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的,她不是孤立地教完这则寓言就算了,而是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带领学生回到这则寓言的“源头”,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寓言的含义。很多字、词都有其渊源,溯源而上,都能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母语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连。有人说:“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是万方辐辏的智慧融合。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全息地体现着民族流动不息、丰富多彩的生活。”汉语言因历史文化的悠久而内蕴深厚,博大深邃。它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钟情于语言文字,并透过语言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活化传统文化,让他们走进精神高地,实现智慧、人性的丰赡和提升。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绝不是穿靴戴帽,外加什么东西。教材已经把文化固化在其中了,最重要的是深究“底里”,把文本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抓住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语言,从内向外,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把握住了文本的语言因素,就是把握住人的精神力量,就是把握住一种文化。上述课例就力求“自然渗透、无缝焊接”,教师在介绍历史背景后,巧妙地创设一个“游说”的情境,让学生“转化”课文语言,“转”出了文本神韵,“转”出了言语智慧,“转”出了无限精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惟有文化是最坚硬、深刻而长久的。如果我们也能够以自己对母语文化的由衷热爱去诱导学生,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去唤醒学生,以自己的言语智慧和激情去引领学生,以自己超越“不读书、唯做题”的丰富、博大、温暖的文化怀抱去感染学生,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丰盈起来,既充满着语言的魅力,又充满着精神的魅力,学生也就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和净化。而一味追求“工具”,一味迷恋技巧、技法,一味克隆模仿,语文课岂不如水上浮萍?
  三、把语文放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窦桂梅老师教学《再见了,亲人》,一开始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先认识“亲”字的由来,然后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她的爱——用诗歌来表达,用歌声表达,用学过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表达,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同学们,还有一种情况,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会叫亲人,1998年在抗洪抢险时,我们把解放军战士称作——”“亲人!”……教师还联系一些事件感悟“亲人”。
  “读生活的书也是一种学习!让我们把目光放眼世界,跨越我们的民族,倾听窗外的声音……”出示战争中伊拉克儿童的课件,“你们从图片中看懂了什么?”
  “我们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也需要亲人的关怀。”
  接下来,教师就以“亲人”这个主题进行“模块设计”——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听说读写一体化、生活化。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诚然,对语文学习来说,“读生活的书也是学习”!课一开始,窦老师就开发潜在的资源,把学生的生活、国内外的事件作为情感体验的资源,在学生原初经验和文本语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唤醒了学生对“亲人”的体验。然后以“亲人”为主题贯穿一系列活动,沟通教材内外和课堂内外,让学生去“思”,并“用词创作”,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鲜活化。
  无论是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维特根斯坦的“只有在生命之流中文字才有意义”,还是伽达默尔的“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指向的都是语言所涵有的人的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敞亮的语文教学应该不教人疏离生活,而应该教人使用美好文字、浸淫高级文化、养成雅致情调,争取过着那种不受干扰和遮蔽的、有诗意和美感的生活。鲜明的实践特征和感性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在我看来,“语文素养”就是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我们就会找到语文学习的“自然”之道。
  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要通过“会悟、“美读”、“情境体验”等方式,让“阅读”还原成“生活”;就是要让学生曾有的生活承受课文美好情思的“蜡染”,进而养育学生富有诗意的、纤敏的心灵,通过“阅读”提升“生活”;就是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从课堂走向家庭,让学生“每天阅读”、“放下所有事情阅读”、“持续安静、不受干扰地独立阅读”、“快乐阅读”,从而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这样看来,阅读教学改革的起点、手段和路径的选择应该是这样的:
  强调“情趣”、“动力”。教学一篇课文,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切入,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甬道”,唤起学生本真的阅读欲求,让学生投入地、欢悦地“潜入”文本。
  要从作品中读到生活,必然需要“意象化”的、“语境性”的、“个性化”的感悟。拿一篇课文的阅读来说,要让学生大体经历:“形”的感知——阅读课文,大体知道文章的类型和所写的人、事;“情”的影射——在阅读过程中,感情受到激发,融入某种感情进行阅读;“意”的揣摩——对启人哲思、富有意趣的地方以心悟对,细细玩味;“境”的沉浸——阅读时完全沉醉在作品而引发的联想、回忆中。
  注意扩大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读“生活的书”,进入课本、课堂之外的“万紫千红”和“千山万水”。
  窦桂梅老师曾带领学生在教材之外广阔的时空间里广求博取:在低年级,她给学生推荐民间传说、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从《爱的教育》到《草房子》;从《菜根潭》到《莹窗小语》;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推荐给中小学必读的30本优秀读物……她克服重重困难,和学生一起遨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海洋中:一起逛书店,一起看展览,一起去采访,一起搞社会调查,一起看《焦点访谈》,一起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她以学生的真实的言语需要为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敏感,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得语文学习和生活水乳交融,乃至一体化……于是语文也就获得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教学要构筑两条语言生长线,一条是“言语技能线”,致力于学生个体语言的“学得”;一条是“生活经验线”,着意于个体语言的自然“习得”。在学生“习得”的基础上,以“学得”促进“习得”,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因而,语文教学既承认工具理性的价值,又承认心灵的价值;既承认功利目的,又承认自由闲适;既指向有组织的“学习生活”,又指向学生自由的“闲暇生活”。当前教育最大的失误,可能就是“闲暇生活”的缺失。
  “闲暇”不是指懒惰、无聊或放纵自己的状态。“默而知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清静为天下正”“大知闲闲。”这些都是古人对“闲暇”价值的认识。席勒曾说,“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当他充分游戏的时候,才是人,闲睱生活是充满诗意、审美感的劳动。”“闲暇”意味着学生有自由的支配时间,意味着有更多的精神自由,意味着能够进入个人的心灵世界。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最自由的活动,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活动。最真实的语言,最美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在自由的心境中从人的真实的感觉、感受和认识中流露出来的。如果学生不能恬淡从容地面对文本,面对自我,面对生活,内心没有“闲”字,没有“静”字,所悟也就有限,所为也就无益,也就不能抵达“敞亮”之境。
  四、把语文放在学生个体言语生命的发展中。
  
语言内在于生命的意欲。每一句精彩的言说,都是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的;言语的解读与创造,都包含着鲜活的生命感悟和体验。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言语欲求,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成长,永远是语文的根基和原点。
  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人”上,把言语学习和表现既看作外在的“工具”需求,又看作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人在言语人格和言语生命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之“本”,当指“语文”与“人”的生命的血脉相连! 
  语文教学应围绕“言语生命”这个原点,构建“生态式教学”,一种生活的、生动的、生命的教学形态:
  “绿化”语文。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语境”教学。要遵从“自然”、“无为”的法则,打破过多的“教化”、“统一”、“规训”,善于发现、顺应、养护学生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与才情,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言语发挥自身言语主体性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的言语生命得到最大发展,从而使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尊严感。就像种树一样,顺应它成材的自然趋势,尽量排除不利于它成长的因素,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扭折它。唯有这样,蕴涵在一棵小树稚嫩生命生命中所有的美丽才得以尽情展露。
  “活化”语文。要把作品看作“活的生命体”,活化教材和教法,多元启悟,透过文字的甲胄,向文本作者絮絮地发问、切磋、请益,与文本发生“真对话”、“真体验”;要把儿童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把教学设计当成“活性的蓝图”,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确定性,追求可能性;要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的生活,把学生牧养在言语的沃野上、文学和文化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尽情地奔跑、觅食、嬉戏。 
  “诗化”语文。教师带着“缪斯心性”,用审美的方式去触摸语文,从孩子视角打量教材,注意创造人文诗化的课境,启动学生那颗原本就敏感、多思的心,让语文教学展现出更为浓郁的人性和人文魅力,给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温馨和诗意。也正如潘新和教授所渴盼的:“原明天的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言语个性和浪漫情怀,能尽情地放飞想象和幻想,体验言语学习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觉悟作为‘符号动物’的崇高和庄严;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和焦灼,揣一颗稚拙纯真的童心,随心所欲地演绎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恬淡从容地营造精神家园,品味情趣盎然的生命。”
  鱼儿离不开水。语文离不开汉语语境、人类文化、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言语生命精神这些根基和原点。否则,语文之“鱼”必将干枯而死。当然,语文和这些根基与原点之间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而精细的“触点”和“接口”。教学就是要在这些“触点”、“接口”上下工夫,在“连接”、“沟通”、“激活”上下工夫,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环境和氛围,才能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滋养,得到培植,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学生思维的活性、心灵的活性、言语创造的活性。
  语文老师呀,快把“鱼儿”放入“水”中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