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丁维东
    由对人的核心素养问题思考,引出了人们对学科核心素养问题的研究。关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国家美术课标组在研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时,已经有了定论,而且似乎全国上下的声音也相当一致,并未出现不同的声音。其实,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学科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此还尚未提及。
人的价值观是其精神信仰的具体价值取向的认识定位。人由于精神信仰的不同而价值观也就不同,精神信仰的层次不一样其价值观的境界也会大相径庭。
人的价值观属于主观范畴,受自我认识和精神境界的限制,而美术学科价值观则主要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和价值的核心内容。
美术学科价值是客观的,以静态不变的方式存在于美术学科之中,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试图将这种价值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公认的价值体系,这样就必然包含着主体对其价值的挖掘与判断。因此,美术学科价值观也就必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在研究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澄明和不偏不激的姿态来进行。
    研究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体系要从美术和学科两个层面去观照。首先是对美术本体的研究,要研究美术是什么。即美术的特质、要素、构建等问题。其次是对作为教育载体的学科的思考与研究。美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或者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不可或缺和无可替代,这已成为没有争议的共识。我们也可以另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不可或缺和无可替代的特性也许正是由于美术本身的特质、要素、构建和作用等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而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又恰恰是美术所特有的,核心的那部分。
    美术的广义概念: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美术的狭义概念:运用一定物质材料,用手或借助相应的工具,塑造视觉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思想主题和自己情感,并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和审美享受。美木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比对应的释义介绍:视觉/物质材料、工具、形象语言等;造型/形式美感、技能技巧、创造力;情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审美/历史、文化;思想/人生观、批判、创新。
     科学的概念一定是对事物本质和最核心要素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揭示,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的概念。然而,人们在观照事物的时候,或者身临其具体情境时,因在场众多因素的干扰,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被强感知,反而忘却了事物的本体,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原本特性。科学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把现象、局部、假象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让我们的在场直觉不会滑向错觉方面。是美术本体所具有的,又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所需的,而其他学科所不能的,那这些东西就应该是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把握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校美育力量的需要。
    美术学科边缘化,甚至可有可无,专业教师流失和不能专职教美术,挤占课时,有名无实,老弱病残兼职美术课,课时系数偏差,评先评优职评另眼相待,教学管理淡化,综合评价走过场,课外校外活动被堵等等长期存在的不正常的正常而普遍的现象。这固然与社会状况和教育功利主义盛行有着直接的关联。但是,与人们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未能真正洞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心悦诚服地践行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在我们从视觉、造型、情感、审美、思想等几个关键词阐述美术学科核心价值观。
    从感觉方式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这就像音乐是听觉艺术一样,美术不仅其创造过程必须依赖并离不开人的视觉,而且,美术创造的成果也必须通过人的视觉观看得以感知和审美去实现美术创造的终极价值。美术的视觉性特质是由它知觉外部事物、把据世界的和表达思想情感的独特方式所决定的。审美活动包括美术创造的全过程都必须依靠视觉心理及更广泛的文化心理作用来完成。
    从表现方式看,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美术以艺术特有的方式来面对和把握世界,与理论、宗教、哲学等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美术造型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生产的方式,也是一个过程。是把主体由视觉产生的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在生产过程里并“物化”到作品中去。这种物化的过程也就是造型的过程。主体造型艺术的表现与实现其最基本的要素就美术学科的双基,而物质材料包括工具的择取使用,以及充分挖掘其表意表情的切合性和生动性的技艺等是最为根本的要素。
    从表现主体看,美术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人是美术表现的主体,因此,美术的表现即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灵的传达。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指出:“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他还说:“艺术是幻觉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木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美术创造的主体以直觉视觉的方式获得情感体验,以形象作为一种情感记忆,情感与心灵和想同化形成特定的意象,并通过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作品仍然还是以直觉视觉的方式物化,成为供人们审美欣赏的美术作品。它的作用是情感性的审美教化。
    从终结目的看,美术又具有审美的性质。美术对创造者来说既是审美的过程,又是观念的表现。而当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时,它的社会功能就是审美教育的产品。因此,美术的审美教化功能和作用是其终结目的。从美术学科看,不仅需要通过美术学习活动,使其理解和把握美术双基,形成美术的审美表达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艺术、社会、自然和生活等方面的审美习惯与能力。
    从文化价值看,美术还是彰显思想的艺术。虽然美术是直觉视觉化的艺术,但其创造表现的主体则是社会化的人的综合化了的思想、理念和情感的个性表现。美术所有的表达都是,而且只是付诸人视觉,所有的思想、理念、情感统统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受众眼前,给审美主体以直觉、强烈和浸入的方式直通心灵,塑造其灵魂。 在人类美术的发展史中,在美术的原始形态,宗教和美术是合二为一的,或者说,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是其精神内容、内核,而美术是其外在的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那个时候,或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是通过美术感知宗教,美术品是宗教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当然也在这种宗教活动中进行看美术的生产实践和审美观照、体验。所以,蔡元培先生但导“以美育代宗教”的学说。
本文摘自心源美术教育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