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论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基本的综合性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特点。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和主要目标,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在语言材料积累、言语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和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中精心培育。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基本素养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了报刊、著作、网络上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一、 语文素养的涵义
要解释“语文素养”一词就得先解释“素养”一词。“素养”一词,从词素构成上看,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素质”一词原本的含义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主要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但是后来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含义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由原来的“遗传素质”“禀赋”扩大为经后天努力形成的“基本品质”。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的序中说:“什么叫素质?我个人认为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①“修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是:“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从以上解释看,“素质”和“修养”为近义词,原来“素质”偏“禀赋”,“修养”偏“后天培育”,但后来两词均偏“后天培育”,缩为“素养”一词后仍偏“后天养成”。所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二、语文素养的要素构成
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在语文学科中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和基本品质。但“语文素养”到底具体指哪些“基本品质”,它是由哪些“基本因素”构成的?这一点争议很大。 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祺先生在《语文建设》上指出:“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杨再隋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认为: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包括: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③丰富的语文知识。④语文能力。⑤培养语感。⑥发展思维能力。⑦良好的个性。⑧健全的人格。
赵福祺、李菀编著的《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则概括为八点: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言态度。④语言体验。⑤语感能力。⑥语言积累。⑦语言品质。⑧语言行为。④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⑤ 另外,王尚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则称“语文素养”为“语文素质”,认为包括四个方面:①语感。②语文思维。③语文知识。④语文技能。
以上列举的是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从以上观点来看,“语文素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综合概念。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它应该是指语文本学科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是“人文素养”,但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素养,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个性修养”,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包括语感能力)、语文思维、语文情感、语文习惯与方法、语文态度、语文审美等等。如赵福祺、王尚文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素质)
四年级语文组转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