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旧话不旧

发布时间:2017-05-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天晚上,一位老友打来电话,说他的孙子正在预习《草原》一课。“预习单”上有一项叫“联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四个词语中,有一个“洒脱”,孙子不会解释,向他请教。但是他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于是老友请教于我。

我一下子想起了 20 多年前与朱作仁教授的一次谈话。1994 年春,我应邀到杭州参加“朱作仁教授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晚上用餐时,朱教授谈到了汉语言的“模糊性”。他说:“汉语中,80% 的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像《草原》中的‘洒脱’,《月光曲》中的‘清幽’,就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学生说,‘洒脱就是汽车爱怎么开就怎么开,没有人管’,这就可以了嘛。词语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意会。”

我顺着朱教授的话,讲了杨再隋教授在一次报告会上提到的一个小例子:一天,一位小朋友问老师:“老师,什么叫‘含情脉脉’?”老师笑而答曰:“小朋友,等你长大了,会‘含情脉脉’了,就理解了。”这个小例子就告诉我们,人对词语的理解的确是有个过程的,就是今天“意会”一点,明天“意会”一点,慢慢地,才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朱教授接着说:“我曾做了一个小实验,请10 位小学生先解释‘眺望’,然后用‘眺望’造一个句子。结果多数人解释得不太准确,但造的句子都对。这说明,词语只要意会了,就会运用。”

是这样。我的小孙女上幼儿园就会运用“而已”了,到了一二年级,运用得更加纯熟:

——我今天到书店没买书,看看而已。

——棒棒糖,棒棒糖,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不是我想要。

原来,她爸爸平时说话动不动就“而已、而已”的,她从小到大,听得多了,慢慢也就意会了;意会了,记住了,也就会用了。倘若问她“而已”是什么意思,她肯定说不出来。

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多数词语我都说不出它的确切意思,比如“激昂慷慨”“清幽”,我只是“心里有”(意会),却难以表达,但这并不妨碍我使用它们。

朱作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放在课文中去理解,即使能够讲清楚且必须讲清楚的词语,也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感受、体悟。词语本身是死的,只有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才会活起来,才会有色彩,有情感,有具体的内涵。

朱作仁教授的话,还告诉我们,语言,读多了(包括听),就记住了,意会了;意会了,记住了,就会运用了。说来说去,语文教学就这么简单。只要语文老师牢记朱作仁教授的关于汉语具有“模糊性”的理论,牢记语文教学是旨在“学语言、用语言”的,就一定会自觉走出繁琐的内容分析的泥潭(真的,我们一不留神就会陷进去),彻底“向繁琐的内容分析说‘再见’”。阅读课,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读书课。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背经典古诗文。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语文能力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让学生整天做练习,做“哈达卷”,不但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抹杀了学习兴趣,而且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如果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

朱作仁先生的话,虽然是 20 多年前说的,但是旧话不旧,我们“温故”可以“知新”。真理是永恒的。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4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