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7-12-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阅读的功能主要是:第一、吸收知识、信息。第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第三、开发智力。第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完满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二、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第三、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第四、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一、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小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认识的主体是小学生,客体是阅读教材(课文);其次,认识的任务是从课文中接受作者的知识、经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培养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认识的基础是阅读实践;第四、认识的条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些是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特点。

  (一)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达

  阅读一篇文章一般要经历从语言文字入手,到理解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在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理解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过程后,再返回去经历从中心思想到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也就是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是一个从读学写的过程。

  (二)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指导实践

  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指导实践。这个认识过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表现为: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指导实践。这个过程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一组(单元)阅读教材的学习上,也体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

  (三)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基础

  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二者缺一便不成其为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

  1.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精思相结合。强调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读书作为基本环节,其中既有对传统的读书经验的继承,又有丰富和发展。《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第一、读的训练,除了朗读,还有默读。第二、在阅读教学中,与其他训练相比,读的训练最多,不是偶尔为之。第三、读的训练最重要,其他训练不能与之等量齐观。同时,大纲对朗读、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默读有一项核心的要求就是边默读,边思考。读书贯穿全程、落实全体尤为重要。

  2.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创见。这既是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前提。

  《义务教育大纲》提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必须以学生的读书、思考为基础。

   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

  (一)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1.从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看

  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思想教育是各科承担的共同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其理解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特定的任务。把工具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才以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培养语文能力的最佳效果和陶冶性情、打动人心的思想教育效果。

  2.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看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凭借一篇篇课文。任何一篇课文,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的。的关系,与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在于,文章的文道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应当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有了二者结合的意识是前提,在教学中做到有机结合是关键。

  3.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当然要着力抓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任何一项阅读基本功训练,都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地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总之,是要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而理解思想内容离开了语言文字,得到的认识也是肤浅的、苍白的、没有根基的。

  (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

  1.对思想教育要全面地理解

  思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宽泛,既包括政治思想方面以及道德品质的内容,还应包括未来社会需要的所有好的思想的、道德的、理念的、文化的教育因素,诸如,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以便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2.明确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基本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即“从文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有效方法,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善于“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准确把握思想教育的渗透点,紧扣教材,渗透思想教育。注意克服随意性,思想教育的内容不要外加或随意拓展。

  (2渗透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能够体现语文教学激情--动情的思想教育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创设情境,自然渗透,以读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防止片面性,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把阅读课上成串讲串问课文内容的问答课。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似有实无,反映出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语言文字训练的片面性。另一种情况则相反,片面强调语言文字,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感悟,把阅读课上成离开课文内容的词句练习课,反映出重语言文字、轻思想内容的片面性。

   三、阅读教学和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

  (一)阅读教学和听话、说话教学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讲、质疑、回答、讨论,乃至朗读、复述等,都是在进行听和说的训练。阅读与听话、说话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自觉进行听、说训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做到:

  对学生的听、说应有明确的要求。听的方面,注意学生是否精力集中地在听老师和同学说话,听清楚了没有,听懂了没有,及时进行训练。说的方面,要训练学生说普通话,用词恰当,语句完整通顺,没有语病,音量和语速适中等。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训练学生听和说;此外教师应当为学生作出示范,用自己准确、生动、规范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常用的听、说训练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重述训练。

  课堂上老师提问、讲述或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强化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说话。

  (2)听辨训练

  教师分别把课文中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比较、体会,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并体会其使用的精妙之处。

  (3)评价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评价、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自己怎样发言,积极参与讨论。

  (4)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谈谈读文后的收获、体会,续说故事等。如学完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老师可以提出“假如种葫芦的人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又生了虫,他能得到大葫芦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续编故事。

  (二)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和作文有显著的区别。首先,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目的,阅读是为了吸收,作文是为了表达。其次,阅读和作文的完成过程是反向的,作文是从内容到形式,而阅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

  阅读和作文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从外在形式看,它们使用的都是书面语言,二者都离不开纷繁的事物和对事物的认识,就一篇文章来说,写文章的人必须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才能把文章写好。读文章的人同样要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问题,才算把文章读懂。

  明确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写了什么,再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然后,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写作目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指导学生读懂了课文,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有收获,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作者是怎么写的,为学生作文做铺垫、打基础,从而做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为作文打基础,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吸收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丰富、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以及确定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等表达方法,这些必然会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逐步提高。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要防止几种偏向,第一、只管阅读,忽视作文,读、写分家。第二、学生尚未读懂课文就引导其从读学写,让阅读为作文服务。第三、学习、借签只着眼在作文方法,技巧上。方法是重要的,而对作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学习、借鉴也是重要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