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言,还是贴标签?(四年级)
最近,我从一本小册子中读到张志公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记录,其中讲到这么一回事:
《岳阳楼记》里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我要一个学生讲讲这句话的意思。他说:“这里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伟大的抱负,不是斤斤计较个人利害,而是时时关心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但是,范仲淹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的思想不能跟我们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提并论……”我说,就只要讲讲这个句子的意思,先不必发挥这么多。他重说了一遍,还是讲了一大套,讲了一套大道理,无论如何也讲不出这个句子的意思来。“先”怎么用,“后”怎么用,两个“忧”字有什么不同,两个“乐”字有什么不同,全句该怎样用现代语表达出来,都说不出。学了篇文章,只能讲大道理,不能确切地理解文义。……
张志公先生讲的是中学生的事,其实在小学生中,这类事也屡见不鲜。小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往往只记住了故事情节和评价性的语言,而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的段落等等,反倒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如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学生只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还记住了“胸怀全局”“严守纪律”“为了战斗的胜利而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之类的话,而诸如“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生动形象的语言都记不得。
学习一篇课文,学生只是记住了情节和几句评价性的语言,却记不住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式和描摹生动的片段,怎么能从范文中吸收与积累语言,学到写作的方法呢?又怎么能在感受与领悟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没有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和敏锐的语感,语言水平又从何提高呢?
练字要依傍“范字”,学习语言则要依傍“范文”。练习写字的人讲求“读帖”(即看帖上的字,揣摩其写法)“背帖”(即不看帖就能记住字的笔画、结体等);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书面语言,怎么可以不讲求读“范文”、背“范文”呢?以分析情节和贴标签来取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积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失误。
这种情形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认为这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因循“抓情节+贴标签”的分析课文模式所造成的。我曾经听一位教师教《雕凤凰》一课,她提了好多问题,主要的有:围观的人们在雕刻开始时与雕成以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围观的人怎么样?(没有主见,盲目附和)木匠对人们的讥笑采取什么态度?这说明了木匠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嘲讽,专心致志)开始时,白胡子老头与围观的人态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白胡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遇事稳重,有主见,不盲目附和)
我统计了一下,这位教师教这课书共提了21个问题,其中19个问题是关于情节和人物评价的,1个问题是关于中心思想的,1个问题是关于写作方法的,却没有一个是关于语言文字的。
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学习语言。为了使学生受到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就不能只是一味地抓情节,贴标签,而是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吸收与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仍以《雕凤凰》这课为例,课文第一段写人们议论木匠的部分,借鉴了讽刺漫画的夸张手法,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讽刺、挖苦木匠的情景,是训练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便可先让学生说说这些描写样子和表情的词语表现了围观人的什么态度,并按照提示语的提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围观的人所说的话,从而品味人生,品味语言。又如第二段中描写凤凰的一节,先后使用了“翠绿、鲜红、色彩缤纷、鲜艳美丽”等表现凤凰色彩的词语以及“高高耸起、闪闪发光、格外耀眼、跃跃欲飞”等表现凤凰生动、美丽姿态的词语,而且句式整齐、韵律感强。教师抓住这部分材料指导学生想象凤凰的美丽,并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背诵,就能帮助学生体会语感,吸收与积累语言。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语言积累与语感训练,并不是排斥思想教育。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抓了语言教育,学生也就同时接受了思想教育,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反之,离开了语言教育的思想教育,便只能是架空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思想教育是苍白的、无力的,因而是不足取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