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小语培育站> 详细内容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5-2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吴敏

《羿射九日》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文章内容精练,结构紧接,语言简单生动,易于理解。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习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并且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借此次培育站活动的机会,我试教了这篇课文,下面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课文的反复研读,我在预设时将本课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板块一、导入新课,提出疑问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就让学生来结合故事的题目《羿射九日》,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因为上节课学生初读了课文,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而且学生在以前也多次有过讲故事的经历。所以,我觉得在上课伊始安排这样一个环节,是有必要的。这样学生在头脑中重现这个故事的内容,而且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二、读懂射日,想象画面;

在这一板块中,我着力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羿英勇无畏、为人类着想的精神。因此我运用了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如朗读感悟,视频带入情景等,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感受课文内容,使学生能潜心会文。

在学习“羿为什么射日”这部分时,我想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第三自然段,描写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我先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还有进行想象人们的痛苦。例如,课文中提到的: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我就先给孩子们出示图片,给以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读出你的感受来。还有,太阳被射下来了,人们走出山洞后,人们会说些什么?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更轻易与文章形成共鸣。

在学习“羿是怎样射日”这部分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后羿是怎样一个人?然后,我让学生读书,在语言文字中寻找答案,并勾画下来。学生勾画出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登上”“搭上”“拉开”“对准”,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羿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认为他心地善良,有的认为他武艺高强,有的觉得他是一位英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的同时,都能结合相应的语句来说明,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读书方法和语文技能。但试教后,明显感觉,这一部分在紧扣动词的同时,忽视了孩子对羿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课堂上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点在哪里,忽视了文本,也让孩子的思维缺少依托。于是,在仲剑锋校长的指点下,重新研读教材,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在“羿是怎样射日”这一板块的开始就可以抛出一个主问题:你体会到了羿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样,学生紧扣主问题来感受、寻找羿的形象,同时汇报时的板书设计也不会那么零散了。

“羿射日后的结果”这一部分,在孩子们找到文中原句后,我追问:原来的世界什么样子?学生马上会意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时候,我让学生想象着漂亮的世界还有什么?并且配以课件,来展示着漂亮的世界,让学生说一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什么感受?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了人们幸福、快乐的感受,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之后,我说:多么漂亮的世界呀!可是现在我出示了表现烈日炙烤、寸草不生的图片,学生一下在视觉上、头脑中,形成了对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更加体会到了人们的痛苦,这时候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板块三、回顾射日,体会神奇;

在这一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在上完课后自己也感觉到了处理的不是很好。例如,原本设想的交流“神奇”应该是非常热烈的画面,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并不如预想的好,谈得还不透,致使学生对神话的“神奇”这一特点虽然有认同感,但是热度不够,还不是从心底里发出对神话的兴趣和喜爱。可能是我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我对教材理解的不够透彻,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

板块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本环节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既能说又会写,对生字字形、生字框架结构的掌握都比较到位,但由于我预留的时间不足,故而没能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多做展示、评价、交流,感到有些可惜,没能把孩子们漂亮的字儿展示出来。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这一节课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神奇和丰富的想象产生兴趣。总的来说,基本达成目标,一些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在今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多尝试,多改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