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里悟诗情——统编版语文五下《从军行》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五下第四单元人文主题“爱国情怀”,语文要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第一首古诗《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们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豪迈气概,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反映了边塞环境的恶劣、战事频繁、作战艰苦和守卫边疆的时间漫长,又用将士们百战不回的行动和不破不还的誓言表达出他们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目标定位:
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接触古诗,读熟、背诵、理解古诗内容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似乎已经是所有古诗学习不言而喻的路径,考虑到这首古诗中诗人两种不同的情感表现手法,加上进入了高年级,所以教学时,我在以往古诗教学——重点参透诗人表达了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了诗人是怎样的表达的。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成: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3.品读古诗,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法解析:
本课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诗句情感。第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引导学生关注诗句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孩子们想到的是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笼罩了雪山。再进一步通过对“暗雪山”“孤城”景语寄情,挖掘出“暗、孤”所蕴藏的将士们低落、孤独、思乡的情感,在想象的诗景、体会朗读中感悟诗情,体会诗人“借情抒情”的表现手法;第一句句教学重点关注表现人物的行动“百战”、“穿金甲”词语和将士们“不破不还”的誓言展开想象,由于战争的场面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遥远,孩子们只能从“黄沙”中体会边塞环境的恶劣,从“百战”中去感受战事的频繁,从“穿金甲”感受战事的残酷,理解了关键词“穿”字的古今异义。课堂上,孩子们对“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有不同的理解,有学生认为是将士们在战场上高声呼喊的誓言,有学生认为是将士们的心理活动,是他们默默下定的决心,我觉得这都不影响学生对诗句饱含情感的理解。接着,我以“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这一提问激发学生分辨两句诗中不一样的两种情感,第一句诗中饱含的将士们的孤独、思乡之情,与第二句中“不还”誓言表面的矛盾激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乡”与“不还”的思辨中更深刻地领悟将士们舍小家为国家的壮志豪情,参透第二句使用将士们的行动和语言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沿着猜诗题——知历史——明诗意——品诗景——入诗境——悟诗情的路径,步步深入古诗,带学生领悟诗句中饱含的浓浓情意。
古诗文的学习,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教师从古诗的语言文字切入,剥开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和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课堂最后,我结合2020年全国人民共同抗疫时请战,奋战“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穿越古诗的前世今生,让学生感悟不同的年代,同样的豪情壮志,不同的战场,同样的赤子丹心,这就是我们中华优秀的从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其实,这样的豪言壮语何止是抗疫时期?每一场灾难面前,每一次使命出征。课后,我布置孩子们留心收集这句古诗的运用,用身边的先进模范感染他们,在他们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这首诗作为本单元主题的第一首古诗,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方法对后面两首诗的学习是铺垫,也是方法指导,尤其是想象恢弘的诗景,部分学生不能一步到位,还须在后期的巩固,朗读,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诗境,进而迁移运用到后两首古诗的学习中。
不足与思考:
本课的教学设计经过了多次磨课、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重新审视,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自我感觉教起来有些虚,受制于历史的了解,更受制于自身的语文素养,不能教得太浅,又担心教得太深学生嚼不烂。就本课的课堂表现,自我感觉学生在入境悟情环节还是不够丰盈,学生对诗人笔下唐朝边塞千里长卷的想象感知比较局限,对诗人的挥毫绘千里的豪情体验肤浅,从而也难以领略此类边塞诗的豪放之气。另外,本课教学中还有一点遗憾,教学中关注诗中人物——边塞将士较多,体会他们的情感,而作者对边疆将士们的赞美、讴歌有所忽略,应该说诗中蕴含的不仅是边塞将士们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是作者自己的爱国热情,这两点学生在课堂上没能深入体会,我觉得这也是对文本理解还不到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