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琴棋书画,赴一场风雅盛宴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古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说到中华文化,追根溯源就不得不说古文化;说到古文化便不得不说琴棋书画。如果说古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源,那么琴棋书画便是这一根源的经脉,贯穿着这一根源的始终。为什么会诞生琴棋书画?有哪些古琴名曲、经典棋局、书法名篇、国画珍品?琴棋书画与隐居生活、君子之风、修炼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人们为什么要把琴棋书画联系到一起?……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了一次穿越时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旅——走进琴棋书画,赴一场风雅盛宴。
一、策划方案——“未成曲调先有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在诗词氤氲中,此次综合性学习拉开了帷幕。老师们的导引,“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同学们对琴棋书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好奇。
如何去研究它们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制定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确定子项目,策划子项目的实施办法,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评价量规。组长带着方案在班上招募组员,学习小组便建立起来了。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同学们明晰了研究目标,保证了学习向纵深开展。
二、合作研究——“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小组组建后,同学们就开始了研究活动。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查找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进行故事、诗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搜集。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资料的交流、整理、归纳、提炼,并做好分享会的展示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琴棋书画的起源与传承、它们在娱乐与学习活动中存在的样态、承载的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和修身养性的价值、名器名士名品等等,在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三、协同交流——“相击而生灵光”
班级分享会上,各小组纷纷亮相。PPT、研究报告、手抄报轮番上阵,实物、视频、作品逐一展示。你方讲罢我登场,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分享、碰撞中,同学们丰富了对琴棋书画的认识:“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小小棋盘大智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变迁,培养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
四、讲坛展示——“万紫千红春满园”
12月18日,“琴棋书画,风雅留香”综合性学习成果暨学生讲坛展示活动在幸福剧场举行。每班推选的讲解员登上舞台,跟大家分享前期的学习成果。活动分为四个篇章:大雅清音——古琴,适情雅趣——弈棋,翰墨流香——书法,丹青溢彩——国画。《聊一聊古琴》《走进方寸棋盘》《文房雅器》,介绍琴棋书画构造与起源;《走进书法的前世今生》《一抹薇香绕指柔,丹青妙笔墨云流》,讲述琴棋书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书法,璀璨明珠》《“黑”“白”黄宾虹》带着大家走近名士名器,欣赏名画名帖;《古琴之礼》《围棋之道》引导大家认识操琴、下棋的礼仪;《读琴悟人生》《围棋中的人生哲理》《笔墨人生,见字如画》则向大家分享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价值……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分享,大家对于琴棋书画有了更多的了解,琴之深邃、棋之奥妙、书之神韵、画之意境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有了更多的体验。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琴棋书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风雅文化的象征,走进琴棋书画,犹如在赴一场风雅盛宴!
有人说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了解了琴棋书画的同学们一定会努力继承和发扬先辈的智慧,让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在世界文化之巅永远闪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