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立发桥文化 访历史古韵
立发桥作为立发镇代称,曾是立发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居于立发镇中心,承载着家乡儿女的情感和信仰。为了丰富队员们的寒假生活,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立发的历史文化,感受这份独特的家乡精神,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六(3)中队开展“探寻桥文化,感受家乡千年的传承和魅力”之旅。
活动前,辅导员和队员们一起制定方案,明确寻访目的、任务,确定寻访流程,进行分工,各项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
寻
1月31日上午,阳光小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寻访活动的第一站——海安博物馆。
队员们在馆内一边参观一边听小讲解员的娓娓道来。立发桥的前世今生,仿佛一张美丽而又神奇画卷一样,在队员们面前缓缓打开。
经过讲解,队员们得知很久很久以前,立发镇原是一片大海,大约在6500年,立发镇在江海平原形成陆地。由此可见立发镇成陆早、历史久的史实。
队员们听得非常认真,纷纷感叹:上官运盐河依然在,立发桥已成为历史。如今,家乡立发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立发桥桥址究竟在哪里呢?桥头的石狮子哪儿去了?发繇亭石碑是什么样子?……队员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寻访活动的第二站——海安立发中学,这里保存着古立发桥拆除时留下的石碑、石雕等物品。
笑容满面的梅校长迫不及待地把队员们领进行政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发老街”四个大字和两边的对联“发繇亭指千帆影,捍海堤横万灶烟”。接着梅校长津津有味地讲起了立发桥近代风貌,那娓娓动听的声音让队员如临其境。参观哥哥姐姐们展示的古立发镇及立发桥画展后,队员们不禁啧啧赞叹。
最后,梅校长让队员们大开眼界,见到了发繇亭古碑和立发桥的古石狮子。队员们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家乡立发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寻访立发桥文化活动,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家乡立发悠久的历史文化,引领队员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讲
有的队员寻访了立发桥文化后,对立发镇的历史和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要把立发的历史文化通过讲述告诉学校的每一位队员。
绘
活动后,队员们继续收集整理关于立发桥的文化知识。立发桥虽然已经拆除了,但队员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出来了,让大家看看它的美丽与曾经的繁华。
【寻访心语】
队员丁诗蕴:参观了海安博物馆后,我感受到了海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到青墩遗址出土的文物时,我更加领略到青墩先民们的勇敢与智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海安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队员汪语馨:今天的活动,我收获颇多。了解家乡立发的悠久历史,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期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队员韩洪承: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6000年前的青墩文化,倾听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历史,目睹了立发桥的历史。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队员韩洪骏:海安博物馆之旅让我感受颇深。第一次发现我的家乡,海安文化的博大精深,立发桥的历史悠久。我一定奋发图强,长大后保护好家乡的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队员倪建熤:这次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文物,目睹了诸侯会盟的壮观景象。让我感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团结、智慧。
队员朱芳涵: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海安的历史,知道了立发桥的来源,海安是千年古城,立发是江海文明发源之地!身为海安立发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队员顾唐尧:我为自己生活在这美丽祥和、历史悠久的立发古城而自豪。惊叹于先辈们的聪明和智慧,我一定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立志长大后有所作为。
【推广价值】
立发桥的变迁见证了海安这颗江海明珠的风雨历程,是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的一张名片,立发桥的变迁也牵动了队员们的心弦,增强队员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次寻访活动中,少先队员们领略了江海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家乡的发展也将激励队员们勤奋学习,长大后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作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今后,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少工委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将乡土文化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海安大地上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载体,精心设计,引领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培养家国情怀,争做“四个自信”好队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