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校园>校园文化建设> 详细内容

践行垃圾分类 共建绿色家园——海安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垃圾不落地,海安更美丽;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为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前期,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四13、四14中队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分类知识,我先学

要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工作,首先要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5月29日中午,两个中队借助“爸爸讲堂”活动,邀请四14中队丁诗雨的爸爸给大家做了个云上微讲座,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所有队员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午的班会课上,中队辅导员又对队员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策略的具体指导,通过小组交流,集体讨论,队员们熟练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队员们还在小组内推选出了一个个“分类小达人”。

分类活动,我宣传

分类宣传在校园

校园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很多垃圾,尤其是疫情肆虐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维护公共卫生,保证自身安全。四13中队的队员们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将展板陈列到学校的大门口,让所有经过的队员都能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个具体的了解。他们还来到了学校的分类垃圾箱前,对投放垃圾的队员进行了垃圾入箱的具体指导。

分类宣传走进社区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既然是宝藏,人们就有必要放对地方,并充分挖掘和发挥垃圾最大的价值。因此,5月31日上午两个中队在界墩花苑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公益活动。

两个中队的辅导员老师、队员代表、家长志愿者和部分社区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先由四14中队中队长潘世博向大家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接着四13中队中队长许睿真带领大家诵读《城南实验小学垃圾分类倡议书》,随后队员们向在场的每个人发放了倡议书。大家郑重地在倡议书展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立志做一个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公民。队员们还将自己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手抄报,张贴在展板上,供居民们学习。

然后,在场的“分类小达人”还运用班会课上学到的知识,手把手地教大人们将垃圾卡片进行正确分类。小志愿者拿着画有垃圾物的卡片,跑到居民身边,先给居民讲解了卡片上垃圾物的类型,然后邀请居民一起走到展板前,把卡片贴到了展板上相应的“垃圾桶”内。各种垃圾的分类方法就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最后,家长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垃圾分类争夺赛。比赛分为三组,每组10张画有不同垃圾物的卡片,需要选手进行正确分类投入相应的模拟垃圾箱内,用时短且正确率高的选手即为获胜者。大人们紧张地进行比赛,队员们着急地呐喊,欢笑声在小区里回荡。最终3名参赛者获得了胜利。

分类实践,我行动

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宣传了垃圾分类的理念,队员们还不忘把所学所讲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四14中队的“分类小达人”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内布置了崭新的“垃圾分类角”。他们借助垃圾卡片的分类帮助所有队员掌握分类知识,并正确进行了校园生活垃圾的分类。

回到家后,他们又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将环保行动辐射到家庭的每一个人。他们先收集好家里的垃圾物,找来了垃圾桶,贴上分类标签,再将垃圾一个一个进行分类。他们还请来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他们一起进行分类,一边分一边讲,那模样真是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师啊!

在这次的系列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学到的知识,还向家长、社区居民们宣传了垃圾分类理念,让绿色、环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同时也为推进海安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