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2017~2020年发展规划
一 总 体 目 标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指导学校工作。描绘共同愿景,塑造学校形象;强化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效能;坚持兴师强教,推进改革创新;培育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成长。修内功,聚合力,创业绩,争一流,形成海安素质教育新样本,扩大省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条 继续践行“放飞童年梦想,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思想体系逐步形成,实践形态更加丰富,“幸福栖居,卓越发展”的学校精神充分彰显,“择善而从”的校训、“求真、求实、向善、向美”的校风、“严谨、扎实、简约、灵动”的教风、“乐学、好问、善思、力行”的学风更加鲜明,“乡土情怀,英才气质”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做亮做强“幸福教育”学校品牌。
二 学 校 发 展
第四条 按照事业发展规划,至2019年,成为完全小学,至2020年,全校在职在编教工200人左右,教学班级约70个,平均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
第五条 学校管理遵照学校《章程》,做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备,执行有力,部门及年级部工作运转有序,充满活力。党的组织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美誉度高,业内影响更大。保持省市“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等称号,争创省市“模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第六条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教师课程个性化、学生课程多样化、家长课程系列化的五级课程体系,各类课程有完整的纲要、内容、实施、评价等。综合实践类课程特色鲜明,专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特色课程开发科学有序,课程实施载体形式多样。编印、出版成熟的课程资料。课程建设成果在省内外相关媒体推介。
第七条 着力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强化教师自我修为和改革创新,凸显简约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突出方式变革,形成多种形态的课堂教学改革样板,每年开展教学(管理)创新案例评选和宣讲。各学科教学均衡发展,争创2~3个南通市学科基地,足球、篮球等项目具有优势,申报省市体育项目传统校。积极承办省级教学研讨活动,每年举行不少于3次的市级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教学质量在全县居领先地位,学校晋升县教育质量五星级学校。
第八条 坚持科研兴校的学校发展基本战略,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形成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备,科研氛围浓厚,研究成果丰富的良好教科研态势。争创省、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构建学校主课题、子课题实验研究为龙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持课题为枝干,全体教师微型课题为基础的教育科研网络。建立更完善的教科研考核和评比制度。
第九条 学校承担的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口才与表现”校本课程建设》完成相关研究,顺利结题;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家培养对象专项课题《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研究》完成开题、研究、资料整理等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并按期结题;南通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陶行知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绘画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研发》完成实验任务并结题。围绕“幸福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育“2+X”课程建设等申报新一轮省市级规划课题,全校教师主持县级及以上各类课题力争超过30项,参与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6项以上。
第十条 办学视野更加开阔,办学思路更为灵活,教育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省内外名校及境外学校结对交流,帮扶、支教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较好地发挥示范功能和辐射作用。创造条件开展师生间的互访、交流。
三 师 资 发 展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石。进一步塑造“道德优美,学术纯粹”“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教师集体形象,更多个人和团队获得省市表彰。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梯队机制,“幸福杯”优秀园丁奖评审推陈出新。
第十二条 根据学校发展进程,高标准、足额配备专任教师、校医、财会和后勤服务人员,年龄结构、学科比例、技术岗位配置更趋合理。建立完善的适岗评价制度,逐步推行双选聘任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交流,到贫困地区支教,做亮教师公益品牌,提升教师幸福指数。通过竞岗提拔优秀人才充实学校管理团队。
第十三条 进一步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立足教研组、年级部、部门开展岗位实训。“领雁高飞”“群雁齐飞”“雏鹰起飞”“青蓝工程”等项目协调发展,整体联动,分层次、分阶段培养一批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举行教学风格(主张、思想)专题研讨,至少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比武。鼓励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工作坊,开展项目研究。特级教师的名师工作室内外兼顾,积极作为,推动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明显提升,力争有1~2人评为特级教师或者进入到名师培养梯队、预备队、特级教师后备培训班。教师学历提升常抓不懈,大专毕业生在工作五年内达到本科学历,新增硕士研究生3~5人。
第十四条 正常开展读书学习和学术研讨,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学校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教师逐步养成批判精神和思辨习惯。切实采取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专题研修、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实现100%的教师入校三年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文章,80%的教师在入校三年内展示县级及以上公开课,市县学科带头人有自己主持的市级以上课题,各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都争取有自己主持的课题。继续教育达标率保持100%,创造条件让更多教师参与较高级别的专业培训、与友好结对学校教学交流,到国外参加学习和培训。
第十五条 进一步发挥年级部和教研组的团队协作优势,将课题研究、资源研发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力求成果类型多样,成果品位不断提升。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成果推广,在省级以上主流教育报刊上发表成果年平均10件以上,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经验论文(或市以上征文获奖)年均1篇/人。
四 学 生 发 展
第十六条 坚持学生第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保障每位学生的权利、健康、安全,尊重学生个人隐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通过多样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召唤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体格发展主要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七条 道德与法治教育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根植心灵。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友爱,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积极参与“幸福而完整”的班队生活、校园生活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遵章守纪,遵规守法,有较强的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初步的法治思维。
第十八条 强化活动育人意识,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发展个性特长。“一年四节”更有创意,更有品质,书香校园气息更加浓厚。努力创新社团建设机制,社团活动常态化、精品化,学生参与率达100%。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立红领巾小社团或“才艺达人”组合,培育明星学生社团(组合),为优秀学生举行个人才艺专场展示(展览)。建成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组建学校号鼓队、校旗国旗护卫队。学生素质发展体现“城南特质”,形成“城南印记”,在省市产生良好影响。
第十九条 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充分发掘乡土元素,用乡土之爱孕育家国情怀,做优“我为家乡代言”等项目。加强梦想教育和感恩教育,开辟校园露天“梦想秀场”;建立校级公益组织,推进幸福公益活动,人人争获公益星级徽章。保持“南通市红旗大队”荣誉,创建江苏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
第二十条 建立校本化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完善多种形式的学业评价制度,形成积极导向。各学科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优秀率低中高年级分别达70%、60%、50%以上。建好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重、自爱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阳光体育一小时”“体育艺术2+1”等提档升级,体质健康检测指标居于全县同年龄组上游水平,常见病、传染病发病率≤1%,近视眼新发病率控制在15%以下。
五 保 障 条 件
第二十一条 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达到南通市优质工程标准,校园整体面貌全面提档升级。按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配备好科技文体活动设施设备,完成校园网络全覆盖,图书阅览中心正常向师生开放。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教育现代化通过省级验收。
第二十二条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标准,装备卫生保健室,备齐常用药品,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控和预防体制,学校卫生工作达到市级“优等”。加强营养食堂建设,不断提升食堂服务水平,完善食堂服务监督体系,全面加强综治、法治、安全工作,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保持“南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争创省市“长安学校”和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学校、依法治校先进集体。
第二十三条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三个规范”、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十项规定”,严格执行“四个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等制度,创优 “党员活动日”“三严三实” “廉洁从教”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好“两学一做”和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反腐倡廉,强化公务消费一体化监管,规范“三公”经费使用,保持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监委会职能。成立城南实验小学工会,健全组织机构,常态化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创建南通市党风廉政教育先进集体。
第二十四条 优化学校为主渠道,家庭、社区、校外辅导员、幸福家委会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儿童权利保护家校共同体,维护学生权益。家长学校改革创新,家庭教育形成特色,家长支持学校、支持教师、支持教育的效应更加显现。学校宣传多头并举,精心谋划,每学年不少于4次省级以上、10次市级以上的宣传报道。
用户登录